(1)患者在病房清洁、消毒手术部位后,换上经消毒的衣服、裤子并戴帽子至手术室。
(2)使用手术室对接车接送。无对接车者,在手术室入口处将患者换到手术室经清洁处理过的平车上。车轮通过粘附垫吸尘处理后推入手术间。
(3)皮肤消毒:为使手术部位的皮肤达到较宽的杀菌范围,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消毒液消毒。
(4)铺无菌草:无菌单应采用不利于细菌生存的非织物材料。铺无菌单时应根据手术室空气流动方向采用不同方式:垂直层流手术间铺置的无菌单应垂直地板,如不垂于地板,就会引起空气紊流,使污染物质从地板掀起;水平层流间手术铺置地无菌单,垂在手术台前后端的部分不应超过手术台至地面距离的1/3。如果垂至地板,就会引起空气紊流,使污染物质从地板飞扬起来。而在手术台两侧的无菌单是可以垂至地板的。
(5)限制在手术台上翻动。如确实有必要翻动盖单时,应尽可能轻柔,以免带菌飘浮物沉降于无菌手术区内。
(1)手术人员应进行鼻咽部细菌学监测。如患有上呼吸道或(如、痈)一律不能进入手术间。
(2)进入手术室更鞋,进水平层流间穿经消毒处理的、遮住整个脚和脚踝部分的胶靴。
(3)更换非织物材料的衣、帽。采用阻菌力强的口罩。
(4)进手术室内走廊前经风淋室行风淋,吹除尘埃。
(5)洗手,手臂消毒。
(6)穿无菌手术衣。手术衣为非编织材料,背后面为搭接式,腿部尽可能地被遮住。
(7)戴无菌手套,因手套可能有微孔,为防止手术污染,应戴两层手套。
(8)严格控制参观人数,根据手术大小合理安排。参观者应在的区域进行活动,不得任意穿行,更不允许由污染手术间直接进入无菌手术间。手术间内人数和人员的活动保持的限度,以防止紊生,引起污染。
◆制度管理,预防理念贯穿全过程
◇树立“以患者为中心”;
◇制定相关制度,执行、评估、完善;
◇预防贯穿诊疗全过程
◆ 强化无菌操作与预防
◇无菌操作贯穿到所有的共同媒介物(用品、器械等)、医务人员(手、鼻等部位)及的术前、术中和术后各环节的控制;
◇处于洁净气流的风幕中心;
◇防止回风受阻;
◇职业防护与屏障理念
◆做好各类技术参数的监控 ◇温度(20℃~25 ℃ )
◇湿度(RH:40%~60%)
◇保持正压差,高洁净度>低洁净度 ◇自净时间
◆过滤装置的管理
◇空气过滤装置定期保养,提倡维护;
◇新风口装置1w清洗1次
◇初效、回风口装置1-2w清洗1次;
◇过滤装置1-2y更换1次;
◇送、回风管道1/2-1y清理1次 ◆严格控制入室人数
◇过多的人数超过洁净室的自净能力;
◇过多的人数影响新风量的不足;
◇过密的人墙使尘埃反弹至手术野